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,就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,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重大意义、根本任务、方针原则、战略举措和科学方法,为新时代加强和改进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。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是全国总工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创新性实践,是落实党中央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要抓手。各级工会要切实履行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引领的政治责任,叫响做实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,团结引导亿万职工群众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更好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。
一、加强党的领导,确保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正确方向
党的领导是推动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建设的根本保证。要深刻认识坚持党的领导在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建设和发展中的核心地位,坚持不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,坚持思政课建设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,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思政课建设全过程各环节,确保思政课建设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行。各级工会党组织要落实打造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的主体责任,从工会工作全局谋划,将其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、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,形成工会上下共同打造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的合力,努力实现“工会事事有思政、干部人人讲思政、工人处处学思政”。要健全完善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建设领导机制,加强与宣传、教育等部门的沟通协作,形成工会内外互通有无、共同推进思政课建设的生动局面。要加大资金投入,用于课程资源开发、师资力量培训、宣教活动开展等,同时,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,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正向激励,做到组织保障有力到位。
二、完善体系建设,提升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整体效能
全面系统的体系建设是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的坚实基础。全总印发的《关于创新打造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的工作方案》,从指导思想、主要目标、基本要求、主要举措、组织保障等方面,对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。要围绕“讲什么、谁来讲、向谁讲、怎么讲”,组织各级工会共同完成“百千万亿”工作目标,全面提升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整体效能。今年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,在成立伊始,全总就以唤醒工人阶级觉悟为己任,通过出版报刊、开展夜校等宣传教育工作,组织动员工人阶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,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。要围绕党的创新理论、党和国家中心大局和重大决策部署、红色历史、建功立业创新创优事迹、职工群众关心关注话题,立足地区、行业实际,开发设计好课程目录,打造“大思政课”精品力作。要深入挖掘宣传利用红色工运资源这一思政教育“活教材”,引领广大职工赓续红色血脉、汲取奋进力量。要强化队伍保障,注重发挥劳动模范、道德模范、大国工匠、最美职工等先进人物的主体作用,广泛吸纳专家学者、思政教师等加入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专家名师库,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。要整合宣传资源,制作职工喜闻乐见的思政产品,实现线上线下联动、内容多实新、形式短平快,把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讲好讲深讲活,既接地气、有实效,又能让工人听得进、用得上,促进思想和行动的统一。
三、聚力各方协同,推动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资源共享
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属于社会“大课堂”,只有与学校思政教育“小课堂”资源共享,才能更好地协同企业共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。要深化“劳模工匠进校园”活动,通过多样化的线下活动、专题讲座、主题演讲、劳动技能表演、劳动成果展示、劳动项目实践等,让劳模工匠以“接地气”的生活话语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政治话语、学术话语。特别是针对职业院校学生,通过大师带小徒、结对子等活动,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技能,在学生中大力弘扬劳模精神、劳动精神、工匠精神,领着学生朝前跑。要跟上年轻人的步伐,充分用好工会宣传阵地,通过在工人文化宫、职工书屋、红色工运教育实践阵地等开展面向青年职工、学校师生的思政课,利用劳动实践基地、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开展双向交流学习活动,让思政课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。要互通互联工会资源与学校资源,吸引鼓励学校思政教师进企业,深入了解企业文化和职工需求,为企业职工提供思政引领支持。开展“行走的思政课”“场馆里的思政课”等社会实践活动,引导学校师生走进基层企业、走近一线职工,开展理论宣讲、志愿服务、社会实践等活动,拓展“大思政课”教育广度。要把“讲理”和“叙事”结合起来,既讲先进典型的“大”故事,又讲身边人的平凡“小”故事,增加青年职工和学生的代入感、共鸣感,不断提升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的针对性与吸引力。
四、用好数智技术,赋能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创新发展
数智技术是赋能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。要坚持守正创新,开展好“VR展馆里的‘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’”活动,活用图文并茂的解读长图、思维导图,在话语、叙事、技术上下功夫,把思政课讲“活”、讲“透”、讲“潮”。要线上线下融合共生,构建广覆盖的“云课堂”,用好“职工之家”APP“中国工人大思政课”学习专区,通过积分激励、互动答题等方式不断提升职工参与度,形成学习闭环,实现线上云宣讲能落地、线下实地讲能上云。要在云计算与大数据上下功夫,通过分析“职工之家”APP等终端的行为数据,通过“数据画像”,实时捕捉职工群体关注的热点话题、思想困惑与价值取向变化,构建动态需求模型,为职工思政引领提供精准化、个性化服务,开展“点单式”授课,持续增强服务温度和精度,从“千人一面”到“千人千面”,从“大水漫灌”到“精准滴灌”,实现思政内容靶向供给。要运用AI赋能内容生产,探索运用虚拟主持人、智能语音合成等技术,打造“永不疲倦”的思政课堂,推动实现思政课程从“人工创作”向“智能生成”跨越,以沉浸式互动增强职工学习体验,不断提升传播效率,让优质思政资源实现指数级扩散,打造“智慧思政”新生态。
锦州市职工服务中心(锦州市工人文化宫)版权所有
辽宁华睿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
辽ICP备09011782号-1 辽公网安备 2107030200013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