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人文化宫是工会组织职工开展文化活动、提高职工文化素质的重要阵地,它承载着无数普通职工参加业余学习、文体活动的美好记忆,不少人甚至有着深深的“文化宫情结”。提起工人文化宫,有着数十年工龄的人都会感到亲切。每逢节假日,劳动者来到工人文化宫,免费对弈、打牌、跳舞、阅览,在享受业余生活的同时,也感受到了尊重和关怀。
在过去相当长的岁月里,作为一座城市职工群众的“学校和乐园”,工人文化宫通常位于闹市区,与每个人的生活几乎都有过交集。可随着市场经济兴起,工人文化宫借“地利”优势对外出租的情况日益普遍,服务职工群众的功能相应受到削弱,一些工人文化宫经营困难,特色渐失,曾经辉煌的工人文化宫公益形象逐渐模糊。
新时代就不需要工人文化宫了吗?答案显然是否定的。事实上,加强以工人文化宫为主要平台的基层职工文化活动阵地建设,对于广泛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理想信念教育,引导新时代职工展现主人翁风采,维护新时代职工基本文化权益,提高新时代职工队伍素质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毋庸置疑,工人文化宫不仅应成为一个城市的“地标”和“名片”,而且也应成为工会服务广大职工的精神文化阵地。如何打造让职工满意的文化宫,是工会的“必修课”。一方面,要以地方政府投入为主、上级补助为辅,推进工人文化宫建设,并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投资计划;另一方面,要深入挖掘职工群众需求,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。工人文化宫的“回归”,不应简单地复制过去的发展模式,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,既是工人文化宫新生的动力,也应成为其发展的新方向。
锦州市职工服务中心(锦州市工人文化宫)版权所有
辽宁华睿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
辽ICP备09011782号-1 辽公网安备 21070302000136号